尊重  拼搏  卓越  创新

Respect    Strive    Excellence    Innovation
《光明日报》头版:弘扬优良传统 担当强国使命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5-21 | 80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海外学成归国到南京大学工作的120名青年学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 感悟,表达了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 希望。 总书记的回信,在江苏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踔厉奋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新征程注入 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对南大师生员工的亲切关怀,饱含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和南大的殷切期望。这是南大的无上光荣,是对江苏全 省人民的巨大鼓舞,为全省上下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5月20日下午,江苏省委召开省委常委会,迅速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会议表示,要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对江苏科技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动力,坚持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青年学者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 责”,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 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留学归国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鼓励他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才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 难,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学习研究、创新创造。 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南京大学以建校120周年为新起点,锚定世界一流。全力支持南大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推动 科技自立自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更大贡献。全力支持南大全面融入江苏、服务江苏,在全省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新 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赓续留学 报国初心 5月20日,初夏,常青藤爬满北大楼,南京大学迎来120周年诞辰。早晨7点,庆祝建校120周年升国旗仪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二源广 场隆重举行。广场的显眼位置,矗立着两块深红色的大牌子,上面各写着一行大字:“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现场的南大师生读了一遍又一遍,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代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李喆告诉记者:“我们写信的初衷,是想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我们有 太多的心声想向总书记汇报。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封信表达决心,要更好地发扬南大的光荣传统,继续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用自己的 所思所学报效祖国。”

领先水平。作为战斗在其中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并不断通过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新能源 产业。” “120名青年学者不仅仅代表我们南大,更是代表所有的留学归国人员。”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 得者王欣然表示。 这封信,赓续的是穿越百年留学报国的初心。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直博生程明今更加坚定了学习榜 样、科技报国的信念。他说:“总书记回信中提到李四光、程开甲等前辈,他们把国家的战略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我们南大 学子心中的榜样。”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接下来的硕士研究生求学之路指明了方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18级本科生孙悦说,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 生,他决心立足田野观察社会、以所学回报国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时代。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也在江苏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作为一名归国20多年的“老青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学校欧美同学会会长胡立宏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科学 家精神,带领团队接续奋斗,努力将具有原创优势的中医药科技资源与现代科技结合,开拓出新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研发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创新药物,向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目标不断前进。 海外游子心怀“国之大者”,纷纷归巢筑业。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公司董事长邵金华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归国十余年、工作在产业战 线的科技工作者,邵金华表示,将发挥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为百姓安康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努力推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走 向世界。 “总书记的回信,让15年前归国创业的我深受鼓舞。”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必旺说。他和团队用“坐多年冷板 凳”的笨功夫,深耕底层技术,突破了微球精确制造的技术难题,把多项技术做到世界领先。“正是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我才有机会 一步步走到今天,希望用自己所学、通过技术创新来回馈祖国。”江必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