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太阳能光伏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传统硅基光伏的高能耗、高材料成本及资源限制,正逐渐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今,全钙钛矿叠层技术的崛起,标志着光伏产业即将迎来革命性跃迁。最新研究预测,至2050年,该技术可助力全球光伏产业链累计碳排放量再降16.2%,同时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进一步压低至2.91美分/kWh,比现行硅基技术降低37.3%。这不仅将重塑全球能源经济格局,更将为人类迈向零碳未来提供最强助力。
图1. 2023年-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力预测与碳排放量和度电成本预估
太阳能光伏预计2050年将提供14.5 - 26.3 TW的电力可供应全球79%的电力,但传统硅基光伏存在显著的高能耗与材料成本瓶颈,全钙钛矿叠层光伏凭借高吸光系数、更高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效率>43%)和低温溶液法制备工艺,可大幅降低制造能耗与碳排放。
图2. 全钙钛矿叠层技术不同转型速度下,全球碳排放量区域性影响力预估
美国康奈尔大学尤峰崎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表明,以钙钛矿-硅叠层为中间步骤,从硅为主的光伏向全钙钛矿叠层技术的转型,可使光伏产业链累计碳排减少16.2%,同步削减0.43公吨锡资源消耗。即使作为过渡方案的钙钛矿-硅叠层,仍可实现10.8%增幅的碳减排能力。其创新电极材料体系(如氟化锡氧化物替代铟基材料)突破关键资源限制,结合钙钛矿高吸收系数和超薄吸光层优势,单位组件材料用量仅为硅基的1/50。
全钙钛矿叠层技术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使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相比硅基光伏再降低21.2%-37.3%,最终实现2.91-3.66美分/千瓦时的发电成本,在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层面展现双重突破,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革新路径。
图3. 不同转型速度下,能源回报率、市场份额、组件寿命及度电成本的相关对比评估
全钙钛矿叠层技术开启光伏产业革命性跃迁的密钥。研究证实,加速技术转型至全钙钛矿叠层技术时代,早日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应用,可大幅增益脱碳环保效益和提效降本,重构全球化光伏产业链。
文献来源: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21/acs.est.5c00121